• 首頁
  • 膳健云
    云平臺
  • 健康管理
    特殊人群管理
    慢病健康管理
    肥胖體重管理
  • 健康課堂
    科普文章
    科普視頻
    科普音頻
  • 新聞動態
    公司動態
    行業新聞
  • 關于我們
    關于我們
    企業文化
  • 聯系我們
    聯系我們
    健康自測
    在線留言
健康課堂
  • 科普文章
  • 科普視頻
  • 科普音頻
當前位置:首頁 > 詳細信息
癌癥發病呈年輕化趨勢,這幾種癌癥15-39歲年齡段最高發!
發布時間:2021-05-06 閱讀次數:44

一直以來,大家都是談“癌”色變。
 
近些年,我國癌癥的新發病率、死亡率更是逐年呈上升的趨勢,不禁讓我們有更多的擔憂!

據統計,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,其中我國新發癌癥457萬人,占全球23.7%;全球癌癥死亡病例996萬例,其中我國癌癥死亡人數300萬,占癌癥死亡總人數30%,由于中國人口基礎龐大,新發癌癥人數和癌癥死亡人數均居全球第一 。


2020年全球及中國新發及死亡癌癥病例情況


為什么患癌癥的人越來越多?


人體好比是一個不斷運行的機器,機器壽命的長短,取決于它的質量和使用方式。而疾病的發生,大多可以歸結為基因和生活環境。其中基因好比出廠設置,是無法改變的;而生活環境卻有很多變量因素,比如生活方式、環境、損傷、感染等等。

 

而當代打工人們,長期飲食不規律、勞逸無度、日夜顛倒、吸煙酗酒、缺乏運動,還要面對超大的生活壓力,心理超負荷,不懂得減壓,長期處于焦慮煩躁、抑郁寡歡的情緒中。這樣的生活狀態就變得更容易導致癌癥的發生了。




   遺傳因素導致的癌癥,多不多呢?


北歐研究人員在《新英格蘭醫學》雜志發表了對于 44788 對雙胞胎和他們的醫學檔案的調研分析。由于雙胞胎的遺傳基因相同,如果一個患癌而另一個未患癌則可認為癌癥不是遺傳因素引起的。結果顯示,由于遺傳因素導致的病例僅占 30%,而環境因素造成的占 70%。
 
可見,大部分癌癥雖然與遺傳有一定關系,但并不會直接遺傳給下一代,而是某種意義上的癌癥“易感性”。






有研究表明,目前遺傳“易感性”比較明顯的癌癥有胃癌、腸癌、肝癌、乳腺癌、肺癌、鼻咽癌、甲狀腺癌等。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此類癌的話,近親患癌的幾率也就比較大,需要高度重視。
 
據醫生講解,在癌癥早期階段幾乎是沒有癥狀的,如果出現癥狀再就診可能已是中晚期了,因此定期的體檢顯得尤為重要。

癌癥不再是老年群體的專利!


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老年人患癌癥占據絕大多數,年齡越大,患癌風險越高。盡管這也是事實,但根據2020年9月來自美國癌癥協會等單位發表的青少年癌癥的研究統計顯示,最近10年(2007年~2016年)數據,各年齡段年輕人(15-39歲)的癌癥發病率都在不斷地上升,不同年齡段的年輕人群癌癥發病類型也有差異。




對于15-19歲的青少年,淋巴瘤發病率最高,而對于20-29歲年齡層,甲狀腺癌、睪丸癌和黑色素瘤發病率最高,到了30-39歲,女性乳腺癌、甲狀腺癌和黑色素瘤位居發病率前三。

 

可見,癌癥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,年輕人也應當開始警惕,甚至更要重視。





尤其平時身強體健的人更需要重視,因為強健的人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都很自信,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,覺得平時的檢查根本沒有必要,即使檢查也查不出什么問題,疾病也不會隨意的找上門。

 

一般健康的人平時就算生病,也會選擇用自己靠自身去抵抗它,長時間就會造成身體的各個機能的損傷,這就增加了患癌的風險。反而體弱的人更能重視自己身體的狀態,不易忽視體檢的重要性,往往能及時得到治療。